清 · 王了望《得怀素<自叙帖>》行书手札

清·王了望行草立轴,作者王了望,陇西人,原名家柱,字胜用,后名荷泽、予望、了望,别号绣佛头陀。诗文书法俱佳。他经历了由明入清的朝代更迭,39岁时,他的胞弟家楹从河南灵宝的战乱中偶然得到一本字帖,后来送给了哥哥,王了望打开后发现,这本字帖竟是千古名帖——怀素《自叙帖》,他如获至宝、欣喜若狂,连夜写下了手札《得怀素<自叙帖>》。次年,王了望受巩昌知府王鼎鼐牵连入狱几近被杀;狱中所作《冤辩》一文受当时甘肃巡按魏琯赏识,获得了自由身。出狱后,王了望被举荐去京师国子监学习,在京十年他开阔了眼界,书风大变。后来,王了望调任福建泉州同安知县,3年后辞官归隐,长期游历于大江南北。60岁时王了望才回到故乡陇西,筑书斋风雅堂潜心著述,且时而外出游历陇上,至81岁时去世。王了望的书法崇尚“古法”倡导下的文人审美,正楷师从钟繇,行草崇尚颜真卿,后来又受到晚明浪漫主义书风的影响,和王铎、张瑞图、黄道周等一道成为晚明浪漫主义书风的代表人物。
这篇作品题署“王菏泽”,详细记载了他获得千古名帖的过程。该手札出神入化地流露出他学习钟繇的风姿,楷中带行,自然天成;笔法跌宕起伏,结构多取扁势,章法有行无列。